信息中心是负责学校信息化建设、技术支持、数据管理和网络安全的核心职能部门,其工作直接服务于教学、科研、管理和师生日常生活,是推动学校数字化转型和智慧校园建设的关键力量。具体职能如下:
1、信息化规划与建设
1.1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
根据学校整体发展战略,牵头制定校园信息化建设中长期规划、年度实施方案,明确信息化建设目标、重点项目(如智慧教学平台、校园大数据中心、物联网应用等)和实施路径。
参与学校重大信息化项目的论证、立项,统筹协调资源,确保信息化建设与教学改革、管理创新需求相匹配。
1.2推进智慧校园建设
负责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,包括校园网络(有线、无线)、数据中心、服务器、存储设备、云计算平台等,保障硬件环境稳定高效。
牵头建设和优化校园核心信息系统,如教务管理系统、学工系统、OA办公系统、财务系统、资产管理系统等,推动各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。
1.3落实信息化标准与规范
制定校园信息化技术标准、数据标准和安全规范,统一系统开发、数据接口、设备采购的技术要求,确保信息化建设的统一性和兼容性。
2、网络与基础设施管理
2.1校园网络运维与管理
负责校园有线网络、无线网络(WiFi)的日常运维,保障网络畅通、稳定,覆盖教学区、宿舍区、办公区等全校园区域,满足师生上网需求。
管理网络IP地址、域名解析(DNS)、网关等,优化网络带宽分配,保障关键业务(如在线教学、考试系统)的网络质量。
2.2.数据中心与硬件设备管理
负责学校数据中心的日常运行维护,包括服务器、存储设备、机房环境(电源、空调、消防等)的监控与管理,确保数据中心安全稳定运行。
统筹管理校园公共信息化设备(如多媒体教室设备、校园自助终端、监控设备等),承担安装、调试、维修和报废处理等工作。
3、应用系统与数据管理
3.1信息系统运维与优化
负责校园各类业务系统(教学、管理、服务类)的日常运维,包括系统升级、故障排查、用户权限管理等,保障系统正常运行。
收集师生对信息系统的需求反馈,推动系统功能优化,提升用户体验(如简化操作流程、增加移动端适配等)。
3.2数据管理与服务
建设和维护校园数据中心,负责数据的采集、清洗、存储和整合,打破“数据孤岛”,实现各部门数据的共享与联动。
规范数据管理流程,保障数据的真实性、完整性和安全性,为学校决策(如教学质量分析、学生管理)提供数据支持。
提供数据查询、统计分析等服务,协助各部门利用数据提升工作效率。
4、网络安全与信息保障
4.1网络安全防护
建立健全校园网络安全防护体系,部署防火墙、入侵检测系统、病毒防护软件等安全设备,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漏洞扫描和风险评估。
监测网络攻击、病毒传播等安全事件,及时处置安全隐患,保障校园网络和信息系统不被非法入侵、篡改或泄露。
4.2数据安全与合规管理
落实国家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相关法律法规(如《网络安全法》《数据安全法》),制定校园数据安全管理制度,重点保护师生个人信息、教学科研数据等敏感数据。
组织开展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工作,确保关键数据在突发情况下可快速恢复,降低数据丢失风险。
4.3安全应急与演练
制定网络安全应急预案,定期组织安全应急演练(如勒索病毒防范、数据泄露处置等),提升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的能力。
5、技术支持与服务
5.1师生技术支持服务
设立服务热线、在线咨询平台或服务窗口,为师生提供信息化相关的技术咨询和问题解答(如网络连接故障、系统登录问题、软件使用指导等)。
协助师生解决个人设备(如电脑、手机)接入校园网络、使用校园信息系统时遇到的技术难题。
5.2信息化培训与推广
组织开展信息化技能培训,如校园系统操作、网络安全知识、智慧教学工具应用等,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和应用能力。
推广信息化建设成果和便捷服务(如线上办事流程、移动校园APP功能),引导师生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。
6、协调与合作
6.1校内协调与联动
与学校各部门(教务处、学工处、财务处、后勤处等)沟通协作,了解其信息化需求,提供定制化技术支持,推动信息化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。
指导各部门的信息化子系统建设,确保与校园整体信息化框架兼容。
6.2校外对接与交流
对接上级主管部门(如教育厅、网信办),落实信息化政策要求,上报信息化建设数据和工作情况。
与其他高校信息中心、信息化企业交流合作,借鉴先进经验,引进优质技术和服务。
7、其他相关职能
负责校园网站群的建设、维护和内容安全监管,保障学校官方网站正常运行。
参与学校重大活动(如招生考试、校庆等)的信息化保障工作,提供网络支持、设备调试等服务。
开展信息化科普宣传,提升全校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信息素养。
信息中心通过统筹规划、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,不断推进校园信息化水平提升,为学校实现教学模式创新、管理效率提高、服务质量优化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,助力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